bimco的數據顯示,干散貨船、集裝箱船和油輪的總訂單達到了17年來的最低點,因為covid-19影響大大減少了合同簽約(-50%),而新船的交付相對影響不大(-2%)。
特別是干散貨和集裝箱船的訂單急劇下降。干散貨訂單為6340萬載重噸,為2004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比12個月前減少了34.7%。同樣,集裝箱船的訂單在過去12個月中下降了10.3%,跌至2003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一下跌使手持訂單占現有船隊的比率降至多年來最低水平,僅為7.7%。
bimco堅持認為,訂單量低絕不是新合同活動激增的原因,并強調即使按這一比例,仍有大量噸位,尤其是考慮到前景不佳的情況。
今年前7個月,干散貨船的訂船合同比年初下降了65.6%,新集裝箱船的訂單下降了37.7%。
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訂單活動受到疫情的影響,船東和投資者對新船幾乎沒有興趣。
油輪市場的訂單也出現了下降,然而沒有干散貨和集裝箱訂單的降幅那么大。這主要是因為,過去20年,油輪訂單一直遠低于干散貨和集裝箱船訂單。原油油輪訂單為3630萬載重噸,成品油油輪訂單為1210萬載重噸,與12個月前分別下降4.2%和12%。
實際上,成品油油輪是今年訂單量唯一高于去年的細分市場,盡管今年新原油油輪的訂單下降了41.3%,但今年前七個月增長了2.9%,至320萬載重噸,從去年的1,010萬載重噸下降到今年的590萬載重噸。原油油輪的交付量下降了39.1%,成品油輪的交付量下降了46.1%,而今年到目前為止,油輪的總交付量為1010萬載重噸,而去年同期為1720萬載重噸。
隨著船廠重新開放,拆船活動增多
在對新船需求下降的同時,許多船東都急于出售現有船舶。隨著全球主要拆解國紛紛放松封鎖,再次開放船廠,6月和7月拆解數量強勁上升。7月份的總拆船量為180萬噸級,比2019年7月增加了120萬噸級,比2020年4月增加了近400%。
尤其是干散貨和集裝箱拆解量分別增長了80.9%和26.3%,自年初以來,已將880萬載重噸干散貨船和152,770 teu集裝箱船送拆。
sand表示:“由于covid-19危機造成的需求沖擊以及對未來漫長復蘇道路的預期,造船廠重新開放后船舶拆解量大幅上升。這反映在更高的拆船數量上,船東被迫使用他們一直航行到現在的老舊和不達標的船只,以及由于未來幾年的前景比年初更加嚴峻,訂船合同也有所下降。”
盡管如此,船隊仍在繼續增長
盡管許多船型板塊的拆解量上升,交付量下降,但船隊仍在繼續增長,因為從數量上看,交付量遠高于拆解量。
干散貨船隊首次突破9億載重噸,截至8月3日,達9.0167億載重噸,自年初以來船隊增長了2.6%。原油油輪和成品油輪船隊的增幅在四支船隊中位居次高,分別為2%和1.7%,集裝箱船隊自年初以來增長1.2%,居于其后。
sand總結道:盡管拆船量較高,訂船合同量較低,但船舶供應量的持續增加不容忽視,因為今年世界貿易量將大幅下降,而且預計至少要到2022年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雖然訂船合同減少將導致未來幾年船隊增長放緩,但航運市場的平衡可能在未來許多年內難以實現。
韓進海運走投無路 或將被接管更新!65艘集裝箱船在長灘和洛杉磯港口侯泊刻赤海峽禁航3天導致大量中轉船舶延誤速賣通“入庫前丟失”物流訂單投訴時效將調整為90天中國到洪都拉斯海運要多久?大陸發什么快遞到臺灣?英國保險公司加入貨物安全倡議全球船舶租賃確保12艘船舶收購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