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市場供需失衡狀況加劇,缺箱、塞港越來越嚴重,運價指數持續上升,7日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漲了4.6%,達到3184.87點,實現了連續九周的上漲勢頭,但漲幅相較于過去四周已有所趨緩。本周,四大主要航線運價均呈現出上漲態勢。
歐洲航線每teu的運價達到3949美元,周漲了209美元,漲幅達到5.58%。
地中海航線每teu運價達到4784美元,增加了64美元,漲幅為1.35%。
美西航線每feu運價則為6209美元,微增41美元,漲幅為0.66%。
美東航線的運價漲幅相對較大,每feu運價增加了241美元,達到7447美元,漲幅為3.34%。
值得注意的是,因港口擁堵而備受關注的東南亞(新加坡)航線周漲幅高達14.63%。
攬貨公司指出,目前美西線每大箱運價約6200-6400美元,美東約7200-7500美元,歐洲線約6300-6500美元,都已經是很高的運費水平,近日包括中遠海運、東方海外、hmm、長榮海運與萬海航運都有陸續派出加班船,估計可以讓6月中運價實際漲幅趨緩。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盡管本周運價漲幅有所收斂,但考慮到運價指數通常具有滯后性,運價仍有望維持每半個月一次的調漲趨勢。目前,缺箱、缺艙以及港口擁堵問題已變得異常嚴重,尤其是在中國上海,五月初的貨物仍堆積在港口等待出貨。
從4月底開始的運價漲勢,實際上是由貨物需求推動的。據統計,4月和5月亞洲至美國航線的貨量同比增長約12%,其中中國大陸至美國航線的貨量同比增長約7%。這與中國大陸加1政策下,許多廠商將生產線分散到東南亞地區有關。特別是5月,亞洲至美國航線的貨量同比增長達到了約14%。
業界分析認為,美國線貨量增長主要源于兩個因素:一是補庫存需求,二是因船期延誤而提前出貨的心理因素。后者表現為重復訂艙或超額訂艙,加劇了運力短缺,進而推高了運價。一些航運公司已經觀察到,由于高運價,一些低價貨品減少了出貨量或延遲了發貨時間。
貨代人士透露,盡管進入6月以來,航運公司頻繁發出漲價通知,但由于近期多家航運公司推出美國線加班船以爭奪貨源,原本計劃在6月1日針對簽約客戶加征旺季附加費的行動被迫取消。這些加班船部分來自新船下水,也有從其他航線調派的,都是為了抓住高運價帶來的商機。這也使得新增運力問題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市場人士強調,當前市場上集裝箱和艙位都極度緊缺。客戶若希望以現貨價格訂艙,可能面臨無法獲得集裝箱的風險,因為許多船艙在月初開艙時就已經滿員。此外,由于港口擁堵嚴重,許多船公司不得不選擇跳港,導致集裝箱往返時間延長,進一步加劇了缺箱問題,使得集裝箱周轉率大幅下降。
展望未來,航運公司計劃在6月中旬對歐美線每40英尺集裝箱再漲價1000美元。然而,這一漲價計劃能否成功實施以及漲價幅度如何,將取決于新增運力的投入以及航運公司的船舶配置。目前,航運公司紛紛搶進高運價的美國線,但未來出貨強度是否能夠支撐運價,仍是一個未知數。
詳解海外艙單AMS、ISF、ACI、AFR的聯系和區別shopee付款密碼怎么設置?大連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有哪些?CMA CGM從美國收取新的旺季附加費菲律賓海關查獲來自中國價值約9300萬比索的走私香煙希臘大船東:歐盟對俄石油制裁,就是個笑話!地中海地區可能面臨支線集裝箱短缺問題EMS郵政國際快遞可以寄液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