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盟即將對其海運排放貿易計劃做出最終決定,以及其他國家越來越關注脫碳,全球海運業實現有意義的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盡管對該行業的審查越來越嚴格,但一項新的分析表明,超過三分之一的主要航運公司已明確表示要實現凈零排放目標或做出有意義的脫碳承諾。
發表評估報告的馬士基麥金尼穆勒零碳航運中心稱航運業落后于其他主要領域,稱其報告為海運業敲響了警鐘。“海運業的脫碳狀況表明,雖然已經取得了實際進展,但要在有限的過渡時間內實現凈零排放,該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獨立研發分析師寫道中央。
據報道,在 94 家主要航運公司中,只有 33 家(35%)明確表示最遲在 2050 年實現凈零排放和/或承諾在 2050 年與 2008 年水平相比絕對減少 50% 的 imo 目標中心。該評估借鑒了在油輪、散裝貨、集裝箱和 ro/ro 汽車領域擁有能力的最大公司公布的脫碳雄心和行動。該中心報告稱,這四個部分共同導致了全球海運排放量的很大一部分(70%)。
該中心表示,與其他行業的比較表明,35% 的航運公司做出 imo 或 2050 年凈零承諾的比例很低。他們重點介紹了一份 2020 年畢馬威報告,該報告對 52 個國家/地區各行業的收入排名前 100 位的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 66% 的汽車公司、56% 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以及 45% 的運輸和休閑公司都有碳減排目標的可持續發展報告。
“我們強烈鼓勵船東制定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最好與 2050 年或更早的凈零目標相一致,并以本十年已有的切實目標和計劃來補充承諾,”馬士基公司首席執行官 bo cerup-simonsen 說-kinney m?ller 零碳航運中心。
分析師估計,有 10 萬艘船舶每年消耗約 3 億噸燃料,航運業約占全球碳排放量的 3%。該中心指出,隨著其他行業應對氣候排放,航運的份額在未來幾十年可能會增加。他們的分析表明,集裝箱行業的雄心最高,該領域 30 家最大的公司中有 16 家已為 2050 年時間表設定了排放目標。這相當于擁有載重噸的集裝箱海運船隊總運力的 69%。
“透明度是過渡的關鍵,毫無疑問,船東和運營商將越來越需要對氣候目標和行動保持透明——不僅是對監管機構,而且是為了不辜負客戶、投資者、保險等方面的期望。公眾——尤其是員工,”cerup-simonsen 說。
然而,他們也認識到,實現脫碳的長期目標需要新的燃料類型和行業內的系統性變革。為了加速可行技術的開發,該中心呼吁在整個供應鏈的應用研究中進行協調努力。
該中心在表示需要船東采取行動的同時,還呼吁監管機構加強并實施對受第三方審計的氣候相關影響的強制性報告要求。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需要新的立法來實現向脫碳的過渡,但航運業在趕上其他行業方面面臨嚴峻挑戰。
2023 第一季度海外營銷這么做,喜迎開門紅!美國對涉華電動剃須刀及其組件和配件作出337部分終裁馬尼拉南港的貨運量有所改善2021年2月3日起NPEO含量超標的紡織品將禁止進入歐盟國際商品交易標準買賣合同模板海關總署2023年第1號公告:菲律賓鮮食榴蓮正式準入肯尼亞國際海運蒙巴薩港口概況(國際海運港口簡介)TradeLens 和 Contour 合作改變貿易融資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