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ons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以補償總噸位(cgt)為基礎,中國船廠占2023年世界造船廠產量的50%。
在其《2023年全球造船市場回顧》中,該研究公司指出,全球造船廠產量同比增長10%,達到3500萬cgt,中國首次占總產量的一半,領先于韓國的26%和日本的14%。
韓國在液化天然氣船的生產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中國在散貨船、油輪和集裝箱船的市場份額最大。
克拉克森公司的數據也達到了另一個50%的里程碑,按噸位計算,50%的訂單現在是替代燃料的。總體而言,訂單量同比增長4%,達到1.34億cgt,價值3670億美元。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董事總經理史蒂夫·戈登表示:“2023年是全球造船業產量恢復、價格上漲和訂單良好的一年。在地區層面上,中國的船廠產量占全球的50%,在訂單中也占主導地位,而替代燃料在訂單噸位中的占比接近50%。雖然2024年的交付情況以集裝箱和天然氣為主,但新訂單的產品組合傾向于油輪和散貨船。”
造船業在2023年繼續鞏固,年產量超過20,000載重噸的活躍船廠數量比峰值產量下降了約35%。
在訂單方面,希臘航運公司的投資同比增長60%,達到180億美元,這是自2013年以來的最高數字。數據還顯示,自2018年以來,歐洲業主的投資首次超過亞洲同行。
clarksons指出,盡管訂單有所增加,但隨著船隊老化和排放法規的加快,潛在的船隊更新需求也在增加。這一觀察正值船東面臨一項艱難的投資決策,因為今天訂購的船舶將受到越來越多的脫碳目標的約束,以實現國際海事組織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聯邦快遞和ups DHL三家快遞公司怎樣(國際快遞公司簡介)集體跳槽!HMM船員罷工仍在繼續注意:SCT、CCT、MCT防御臺風通知熱點關注!全國最大一起集裝箱嚴重超重被查獲全球前十大船公司總運力激增260萬TEU,增幅達13%天津港海運到亞細亞港(Asyaport)海運費查詢強熱帶氣旋“伊爾莎”逼近,西澳大利亞港口關閉lazada鏈接評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