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2021年,全球范圍內的缺箱、爆艙、運費大幅漲價。中美熱門航線上,集裝箱運價一度攀升至每標箱2萬美元,運費甚至比肩單柜貨值。
2022年,天價運費逐漸松動,美西運價從春節前的13000美元左右下探至7000美元。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也已高位回落,年內已跌超17%。
在上海的一家物流企業里,記者看到不少員工們正忙碌地接打電話,為全國各地的各戶預訂近期的船期和艙位。
與去年一箱難求,一艙難求的海運行情不同,目前一般的航線提前一周左右,就能訂到艙位。
高通脹是元兇!庫存積壓進一步減少美國進口需求
近來,美國進口需求急劇下降,在業界引起轟動。一方面是庫存大量積壓,美國各大百貨公司被迫發起“打折戰”以刺激購買力,但高達百億元庫存量仍令商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美國海運集裝箱數量近來暴跌30%以上,創18個月來新低。
最吃虧的仍是消費者,他們既要為高物價買單,還要勒緊褲腰加強儲蓄,為不甚樂觀的經濟前景未雨綢繆。分析認為,這與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美國投資與消費因此承壓相關,但全球貿易成本、通脹中樞是否會進一步抬升更值得關注。
分析人士斷言,美國商品庫存積壓將進一步減少美國進口需求。
美國大型零售商近期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好市多截至5月8日存貨高達176.23億美元,年增26%,其中有多達數億美元是去年消費旺季的存貨。梅西百貨存貨較去年增加17%,沃爾瑪物流中心存貨數量增加32%。北美某高端家具商董事長坦言,美國終端庫存過高,家具客戶降低進貨超過40%以上。另有不少公司高管表示,將通過打折促銷、取消海外采購訂單等方式擺脫過剩庫存。
導致上述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居高難下的通脹水平。一些美國經濟學家早有推測,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后,消費者隨即會經歷“通脹高峰”。
光大證券宏觀研究員陳嘉荔表示,美國消費目前仍具一定韌性,但4月個人儲蓄率已經下行至4.4%,為2009年8月來的最低水平。意味著高通脹背景下,居民支出的增長快于收入,從而導致居民被迫支取前期儲蓄。
根據美聯儲發布最新數據,美國大多數地區的物價水平增速“強勁”。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的增速已經超過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近半數地區報告稱,公司能夠將高成本轉嫁至消費者;也有部分地區指出,受到“客戶的抵制”,出現如“減少購買量,或以更便宜的品牌代替”等現象。
前景亦難言樂觀!未來的日子或將“更加黑暗”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告訴國際商報記者,美國通脹水平不但沒有實質性回落,且二次通脹也得到了印證。此前,美國5月cpi同比增長8.6%,突破新高。美國通脹誘因已經開始從大宗商品價格推動向“薪資-價格”螺旋轉變,勞動力市場供需不平衡加劇將抬升美國第二輪通脹預期上行。同時,美國一季度經濟增長不及預期,實體經濟復蘇放緩。從需求側看,在通脹高企的壓力下,私人消費信心不斷下滑,隨著夏季能源使用高峰來臨以及物價上漲短期尚未見頂,美國消費者信心恐難快速修復。
實際上,通脹高企、庫存積壓的外溢影響更值得關注。程實進一步指出,除此之外,外部的地緣風險仍存在極大的不確定,不僅會直接影響有關大宗商品價格,推升全局性通脹,而且會激化貿易保護主義,惡化全球貿易環境,干擾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提升貿易成本,進一步抬升通脹中樞。
自5月24日以來,運往美國的集裝箱進口量下降了超過36%,美國對全球各國進口需求均有縮減。
程實指出,美國廣播公司6月公布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不滿拜登上任以來的經濟政策,71%的受訪者對拜登抑制通脹的努力感到不滿,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通脹和經濟問題極其重要。
綜上所述,陳嘉荔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上行,對整體經濟前景持保守態度。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甚至警告稱,未來的日子或將“更加黑暗”,建議分析師和投資者“做好準備”,以應對各種變化。
目前,航運市場充滿變數,港口擁堵、俄烏戰爭、通貨膨脹等因素可能削弱歐美需求端,加上原材料、運輸物流成本仍高,廠商備料生產也傾向保守。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海運價格或將逐步回落。
國際海運家具到加拿大溫哥華,家具可以運到加拿大嗎?中國船廠預計今年下半年的新訂單量將會下降丹戎不碌港口工人罷工,對印尼海運貨物運輸造成影響脫歐談判進入沖刺階段:19日未批準現方案將延期脫歐!BolloréLogistics繼續推進SAF與加拿大航空公司的合作2017全球船公司最新運力排名出爐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發展分析APL調整博斯普魯斯海峽快航B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