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外倉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
(一)海外自行建倉成本高
以美國為例,一個工人每月的基本薪水大約為3000美金,一年3.6萬美金。在中國,倉庫工人的成本約為2美元/小時,而在美國則是14~15美元/小時。美國的倉庫年租金一般為30~50美元/平方米。1000平方米就是3萬~5萬美元/年。這些費用還不包括其他生活費和稅費。由此看來,一般中小跨境電商承受不起。
海外倉儲費用高昂且名目繁多,包括倉儲費、入倉費、標簽打印費、訂單處理費、退貨費等,讓那些商品利潤空間較薄的賣家不堪重負。對于使用海外倉的企業來說,由于還不能像亞馬遜那樣通過建設先進的倉儲中心和高度自動化和規模化的運營來降低成本,因此海外倉實際費用和從中國直接郵寄的成本差別不大。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在沒有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和品牌基礎的情況下,要量力而為,不要輕易海外建倉,就算選擇第三方海外倉服務也需要非常慎重。除了極少數的跨境電商大平臺之外,跨境電商實際上屬于品牌商和有實力零售商的游戲,靠價格戰和半生不熟的品牌戰略支持不了跨境電商的未來。
(二)存在清關風險
傳統的出口貿易,在進口國的清關工作一般都由進口商負責辦理,進口商對于本國海關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操作流程比較熟悉,一般不易出問題。同時,由進口商負責辦理清關,則清關的風險轉移至買家。在跨境出口的模式下,買家以最終消費者居多,大多不具備清關的能力,相當于出口商采用的是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稅后交貨(……指定目的地)(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的貿易模式。
不同國家的海關法律法規不盡相同,出口商一般對進口國海關的相關規定及清關流程不一定了解和熟悉,由于理解的問題、溝通的問題,在無意中有可能違反相關的海關法規。
企業如果違反海關法,對于一般違法行為,將面臨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以及被海關降級,企業此后的進出口貨物通關將面臨海關更嚴格的審查,從而導致企業通關成本增加,通關速度大幅度下降,以致可能嚴重影響業務經營活動;如果違法行為具有偷逃稅款或者逃避貿易限制強制性規定的故意,不僅面臨被判處罰金、沒收貨物,甚至將面臨刑事訴訟。
當賣家從海外倉發貨時,必須自行在進口國海關清關,或者委托第三方海外倉辦理代理清關服務,由于對于貨物以及有關法規、清關流程的不確定、不可控,加大了上述風險。
(三)產品知識產權問題
從2014年11月開始,陸續有商家反映他們的paypal賬戶遭到凍結甚至清零。這兩年,差不多每年圣誕節前后,正值西方傳統購物的高峰期,在亞馬遜、ebay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上的、面向美國市場的中國中小賣家往往會遭遇到這種集中的賬戶遭凍結和清零的情況。背后的主因是由于賣家遭遇了“釣魚執法”。一批來自美國的買家,以高價購買仿冒品為由與中國商戶聊天,獲取其paypal賬戶,隨后相關品牌商憑借聊天記錄在美國提起訴訟,目前超過千名賣家深陷其中。
這是境外品牌商通過司法途徑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措施和手段。美國品牌商通過獲取我國商戶涉嫌侵犯對方知識產權的證據,而后向法院提起訴訟并申請法院對我國商戶存在于paypal賬戶上的資金進行凍結,就是一種訴訟財產保全行為,符合法理和法律規定,也是法律實務中常見的手段。
一直以來,美國品牌商在打擊跨境貿易中的不當行為都很困難,不僅成本高,而且法院判決很難執行。但這次美國的權利人在取得證據之后,利用當地法律把中國商戶的paypal賬戶凍結,把難題都留給了中國商戶。可以試想一下,當中國企業在美國大規模建立海外倉,商品都堆在別國境內,一旦企業有任何違反知識產權的行為,當地警方查封貨物將成為輕而易舉的一件事。而長期以來,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不強,對境外的法律體系和法律風險不甚了解,侵權行為也時有發生,過去被侵權者維權成本高,現在利用電商平臺取證,通過凍結賬戶,甚至查封海外倉等方法,將中國企業置于困境。
(四)存在庫存壓力
做海外倉需要提前備貨,只要有庫存就有滯銷的風險,而中小賣家對于大數據的運用并不具備優勢,對于貨品的暢銷和滯銷并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備貨時,很難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合理的配置,這勢必會增加企業的庫存成本。因此,大家在選擇做海外倉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產品的銷售有一個預判,如果對于自己產品的銷售沒法很好地把握的話,建議剛開始不要發貨太多,先發一部分產品,試銷售,通過進行銷售分析,然后再大量補充產品。對于滯銷品的處理,一般來說不會再運回中國,否則又將變成一個進口的問題。因此,一旦發生滯銷,就要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將這些滯銷品盡量處理掉。這又將會對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
(五)稅務合法性問題
據有關媒體報道,亞馬遜英國致電部分中國賣家,要求在2016年6月30日前提交vat(valueadded tax,增值稅)賬號,否則將不排除面臨封號的風險。
歐盟的增值稅是附加在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上征收的一種消費稅,適用于在歐洲交易的、用于使用或消費的商品或服務。歐盟不同國家有自己的稅率標準,就英國而言,vat有三種稅率標準:20%的標準稅率適用于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5%的低稅率適用于家庭用電或汽油;0%的稅率適用于極個別情況。
對于向歐洲出口產品的中國賣家來說,需要交納的實際vat=銷售稅 vat-進口增值稅(import vat)。銷售vat=產品定價(稅價格)x20%,這是由客戶承擔的。
進口增值稅=(申報的貨物價值+頭程運費+關稅)x20%,賣家可以申請退回進口增值稅。
vat 適用于所有使用海外倉儲的賣家,即便使用的海外倉儲服務是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賣家也從未在英國當地開設辦公室或者聘用當地員工。只要產品是從英國境內發貨并完成交易,就必須繳納vat。但是,從中國直郵至英國的賣家將不受影響。
并且,賣家不能使用海外倉儲服務公司或者其他個人的vat賬號。也就是說,使用海外倉的跨境電商想要出口貨物到英國,必須向英國稅務部門登記申請 vat 賬號。
英國財政大臣認為越來越多在英國備貨、線上銷售的海外賣家沒有繳納 vat,極不公平地打擊了英國互聯網經濟和實體經濟。英國政府出臺該政策的主要目的:增加國家財政稅收,保護英國本土賣家,打擊海外電商的逃稅行為。
DHL與赫伯羅特合作,使用生物燃料運輸貨物哥倫比亞海關官網(dian.gov.co)臺灣的東西可以寄到大陸嗎?阿里巴巴關鍵戰略業務虧損收窄快人一步!FedEx寄件網上下單攻略!亞馬遜會員日活動準備全攻略,不看后悔!跨境物流怎么操作?南非政府將出售南非航空部分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