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整體市場容量面臨壓力,但kuehne+nagel (k+n)在2023年仍保持著全球領先空運企業的地位,領先于dhl global forwarding。
咨詢公司armstrong and associates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頂級航空貨運代理k+n的貨運量同比下降11.2%,至200萬噸——其許多頂級競爭對手也反映了這一趨勢。
排名第二的dhl global forwarding下降了12.1%,至170萬噸;排名第三的dsv下降了16.2%,至130萬噸db schenker下降了13.4%,至110萬噸。
然而,由于持續的電子商務推動了需求的繁榮,以及海洋運輸中紅海危機的開始,市場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有所回升。
k+n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2023年,市場的特點是對航空運輸服務的需求持續下降,直至第三季度末。”。
“在年底,由于電子商務活動的激增,中國對出口能力的需求強勁。這導致收益率面臨后續壓力。”
dsv將其低于市場的空運量表現歸因于定價原則和對高收益貨物的關注。
阿姆斯特朗和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25大貨運代理公司的航空貨運量同比下降9.8%,至1530萬噸。
美國和日本貨代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跟隨了其歐洲競爭對手的趨勢,因為航空貨運市場受到了消費者支出疲軟的影響,這是由于通脹壓力和2021/2022年期間箱運遇到僵局后模式轉移回海洋。
日本企業普遍經歷了最困難的一年,因為該國經濟陷入困境——以連續兩個季度的gdp下降和連續三個季度的國內需求下降結束了這一年。
另一方面,總部位于中國的貨代公司經歷了豐收的一年,因為中國經濟開始重新開放,允許從2022年的表現反彈。
例如,中國最大的貨運公司中外運(sinotrans)公布,繼2022年需求下降后,去年需求增長15.5%,至90.2萬噸。
隨著時間的推移,該國的貨運代理也將最有可能從空運的電子商務量激增中受益。
并購也對2023年的市場產生了影響。bolloré logistics的銷量下降了10.3%,但這掩蓋了其非洲物流業務的分離,這導致了業務的拆分,并由新所有者cma cgm group重述了其2022年的業績。
該公司已與達飛物流的另一家物流公司ceva物流合并,在2024年的榜單上,這兩家公司將合并成為新的前10名。
朝著相反方向發展的是馬士基物流,就百分比增長而言,它是增長最快的,也是在圖表上攀升最多的。
這家丹麥航運巨頭的貨運量同比增長39.5%,達到295,000件,從圖表上的第25位躍升至第16位。
這一增長是該公司收購戰略的結果,因為它受益于收購senator international和pilot freight services.
這些交易在2022年年中完成,因此2023年是馬士基受益于全年擁有兩家公司的第一年。
2022年晚些時候,馬士基還完成了對總部位于香港的lf logistics的收購。
廣州到巴林空運價格美西碼頭長期滯留貨柜,東南亞貨運量需求強勁!萬海航運:明年運價維持高位!美國按需寄遞公司Instacart完成新一輪融資計劃擴大服務范圍跨境電商公司如何有效進行庫存管理?新生如何海運寄送包裹?塔吉克斯坦對35個國家關閉邊境Airwallex空中云匯與Atome達成合作 為商戶提供“先享后付”寄東西到國外用什么快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