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ssc)即將結束2022年,突顯了其在年內交付的新船數量增長以及盡管面臨全球挑戰但積壓數量增長方面的成功。該公司表示,根據今年的初步統計數據,其新訂單和現有積壓訂單加起來,保持了中船集團作為全球領先造船企業的地位。
他們報告說,該公司的多個造船廠部門在2022年共交付了209艘船。最近交付的是一艘由廣州船舶國際有限公司建造的1110,000載重噸液化天然氣雙燃料產品油輪,該油輪于12月22日交付。cssc報告稱,通過這次交接,它在2022年完成了1400多萬載重噸。這意味著年交付量增加了8%。
他們強調了影響生產的重大挑戰,包括大流行和極端天氣。這些造船廠并沒有免受中國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內實施的嚴格的無covid政策的影響。有時,他們被迫將員工安置在院子里,并將業務與周圍社區隔離,以維持運營。然而,上海的造船廠被迫在中午關閉,上海部分地區也被封鎖。
在恢復工作后,cssc報告說,目標是盡量減少大流行的影響,并努力完成年度目標。在2022年下半年,造船步伐恢復,以實現目標。
據統計,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今年建成和交付的船舶中,雙燃料船舶占總數的三分之一(31.6%),“中高端船型”占總數的一半多(56.8%)。他們強調了一長列雙燃料第一,包括lng雙燃料動力的30萬噸級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另一艘安裝了剛性帆,世界上第一艘20.9萬噸的紐卡斯爾雙燃料動力散貨船,世界上第一艘15.8萬噸級雙燃料蘇伊士型原油油輪,中國第一艘11萬噸級雙燃料阿夫拉瑪型成品油油輪,以及一艘4.99萬噸甲醇雙燃料化學品/成品油油輪。
隨著雙燃料船訂單的增加,中船也在推廣“二合一”新工藝和雙燃料船常規海試氣試新模式。他們報告說,在探索了這種方法的實踐和應用后,他們改進了它,現在正在實施它,以縮短施工時間。
他們強調造船廠的先行者地位的領域之一是超大型集裝箱船。滬東-中華造船和江南造船先后交付了4艘24000 teu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被他們稱為“貨王”。這些船由中國造船廠設計,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以teu容量計算)。中國繼續發展這類船舶,包括為msc建造的大型船舶和為中遠訂購的大型船舶。中船重工旗下的6家船廠共接到了100艘大型集裝箱船的訂單。
它們還突顯出,中國首艘國產大型游輪已浮出水面,中國正崛起為郵輪建造國。第一艘船目前正在裝備,而中國在8月8日開始建造第二艘更大的游輪。
中國還在提高其在天然氣運輸船建造領域的地位,該領域傳統上由韓國造船廠主導。隨著全球天然氣運輸船訂單量創下新紀錄,滬東-中華造船和江南造船交付了兩艘17.4萬立方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兩艘8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一艘3萬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江南造船和大連船舶重工集團還獲得了首個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建造訂單和后續一批即將建造17.5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訂單。
展望未來,中船集團表示,將進一步加強船舶和海洋業務的戰略運營管理和控制。中船重工稱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將繼續專注于主業,同時也將擴大造船業的發展空間。
歐洲港口:羅瓦涅米(rovaniemi)港口介紹、羅瓦涅米港口代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幣結算增多WTO批準歐盟可對美國實施關稅報復措施美國ISF申報新規2015年5月14號執行FIATA發布最新版危險品運輸手冊國際貿易商品檢驗美森限時達與美森海派時效區別在哪?盧旺達海運拼箱:深圳到盧旺達海運拼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