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的取得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一、相同點
著作權與專利權、商標權同屬知識產權,它們之間有許多相同之處。舉其犖犖大者,有如下幾個方面:
①它們的客體都是無形的財產;
②這些對知識產品的專有權利都是法律所賦予的;
③它們都具有專有性、地域性和時間性特征。
二、不同點
1.著作權與專利權的不同
(1)取得權利的方式不同
專利權只有當專利申請人向國家專利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并經該機關審批核準后,方能產生。對于兩個以上各自獨立完成的內容相同或近似的發明申請,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授予在先申請人,有些國家專利法規定授予最先發明人。而著作權則不然,世界上多數國寶,包括我國在內,則采取自動產生的原則,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要求履行登記注冊手續。著作權只強調作品表現形式的獨創性。因此,兩個以上各自獨立完成創作的作品,只要其思想內容的客觀表達形式不同,即便思想內容雷同,也可以自動產生著作權。
(2)客體不同
專利權的客體是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新的技術方案,而著作權的客體是文學、藝術和科學著述創作的客觀表達形式。
(3)權利的保護期限不同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均為10年,自申請之日起算。而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作品的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死后50年。
2.著作權與商標權的不同
(1)取得權利的條件不同
著作權依“自動保護”原則自動產生,不需辦理任何法律手續,即可受到法律保護。但商標權的取得必須由申請人申請,并獲商標局核準注冊方能產生。
(2)客體不同
商標權的客體是區別同一商品或服務的不同生產者或經營者并表明商品或服務質量的商標標識本身,申請注冊的商標依法必須具有顯著的特征。換言之,商標權的客體主要是一種外觀形式。如對同一美術作品在征得其權利人同意后,用它作為識別不同商品和表明不同商品的質量的標志時,即為商標;用于人們觀賞時,即可作為著作權客體中的美術作品。
(3)保護期限不同
著作權的客體作品,專利權的客體技術方案,一旦超過法定有效期限,進入公有領域,人們即可不經過權利的許可,不支付任何報酬而使用它們。商標權則不同,我國《商標法》規定的商標權有效期為10年,但有連續續展的規定,實際上我國對商標權提供了無限期保護。
專利和版權的區別是什么
專利和版權的區別:
1、專利保護延及思想,版權只保護表達形式,專利保護的是技術和產品外觀設計。
2、專利保護技術方案,版權趨向于文學作品,版權保護的是作品文字性東西。
3、取得保護的方式不同:著作權多實行重要作品獨立完成,不論他們之間是否相同、類似,都受著作權法的保護,而對于同一內容的發明專利法只授予先申請人,要求“首創性”。
4、權利客體范疇不同:著作權保護文學、藝術、科學作品;專利權保護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著作權客體較專利權廣泛的多。
5、權利的內容不同:著作權中的人身權具有不可轉讓性、永久性的特點,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等。著作財產權主要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展覽權、表演權、廣播權等。相比之下,專利權的內容簡單,著作財產權的使用方式復雜。
法人作品和職務作品的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但作品自創作完成50年未發表的,不受保護。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為10年。
著作權與專利權有著明顯的區別,在通常情況下容易區分,但在藝術品和圖形的保護中,著作權與專利權卻存在交叉。例如,設計權和著作權可能在保護實際藝術品中重疊。解決這些沖突的國際慣例,是由各國的國內立法決定的。
版權是計算機程序、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照片、電影等的版權的合法所有權。除非轉讓給另一方,版權通常被認為是屬于作者的。大多數計算機程序不僅受版權保護,而且還受到軟件許可證的保護。版權只能保護思想的形式,但不能保護心靈本身。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設計不受版權保護。
專利權,簡稱專利權,是指發明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在一定期限內實施特定發明的專有權利,是一種知識產權。我國于1984年頒布了《專利法》,1985年頒布了實施細則,明確了有關事項。
專利權-
版權-
專利和版權有什么區別嗎
1概念不同:版權其實就是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
專利權是因特定的發明創造而享有的對發明物品依法享有的權利。
2主體不同:著作權的主體又稱著作權人,是指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分為以下幾類:(1)根據著作權的取得方式不同,著作權主體可以分為原始主體和繼受主體.
(2)根據主體享有著作權的完整程度不同,可分為完整主體和部分主體。
(3)以著作權人所具有的國籍為標準,可以將著作權分為內國主體和外國主體。
專利權的主體是專利權人,即享有專利法規定的權利并同時承擔義務的人。我國自然人和單位都可以依法定程序申請專利,成為專利的主體。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也可以成為我國的專利權人。
3客體不同
著作權的客體即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以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具體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如演講、報告、授課、法庭辯論等;(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4)美術、建筑作品;(5)攝影作品;(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計算機軟件;(9)法律、行政法規定的其他作品。
專利權的客體:是指符合專利條件的發明創造,具體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發明創造是一種智力勞動。從民法的角度看,發明創造活動是一種事實行為,不受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因此,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從事發明創造活動并因此獲得專利權。
我國專利法對發明創造規定如下: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造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又稱小發明或者小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TikTok擬未來三年在全球增加約3000名工程師Wish平臺與南非郵政簽署合作協議FedEx聯邦快遞官方電話是多少?全球運力已達5000萬TEU!明年將有1300萬TEU過剩!常州哪里可以寄國際快遞?亞馬遜FBA國際物流遇到清關異常如何處理?大陸如何郵寄到臺灣?Amazon賣家如何通過社媒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