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咨詢公司德魯里(drewry)表示,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敵對狀態,對跨太平洋集裝箱貿易是個壞消息,但也應該會導致中間產品的數量增加。
這場貿易戰的潛在輸家,將是那些向中國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再將成品出口到美國的國家。該咨詢公司解釋稱,隨著中國將部分出口用于再出口,美國自身也可能受到影響。
中國的制造能力發展到幾乎不需要來自世界其它地區的投入就能支撐其出口的程度,這應該會限制附帶的損害。
德魯里指出,中國對生產的占用,是過去幾年世界貿易放緩的部分原因。中國日益增長的自給自足,減輕了人們對貿易戰對全球集裝箱流動溢出效應的擔憂。
“這應該是一個相當孤立的事件,跨太平洋地區首當其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貿易轉移的補償。”
然而,drewy解釋說,這并不意味著中國出口優勢的終結。
“盡管我們確實預計,中國在出口到美國的集裝箱方面的市場份額將有所下降,但中國出口機器的龐大規模意味著,它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被取代。”去年,以雙邊貿易衡量,中國占美國制成品進口總額的約三分之一,是東亞其它國家總和的兩倍。”
德魯里總結說,隨著新的貿易聯系的發展,預計集裝箱市場會出現一些短期的混亂,但如果需求水平能夠維持下去,生產的進一步分散將提振對航運的需求。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全球集裝箱出口中心,盡管規模略小。”
紐約/新澤西 10 月大豐收,港口打破歷史貨運記錄國際集裝箱運輸系統知識之集裝箱運輸的特點和標記新加坡港報告:2022年集裝箱吞吐量為3730萬標準箱美國溫哥華港:將新建純堿運輸設施新加坡海域兩船相撞一艘LPG船氣體泄漏阿里標標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孟加拉國:紡織廠商協會稱開具信用證困難不丹主要港口,不丹港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