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業正受益于2021年來自航運界的造船訂單的強勁反彈。根據市場研究公司克拉克森研究服務公司(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 6個月的數據,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球訂單量達到7年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和韓國造船企業今年的訂單均出現強勁增長。今年前6個月,兩國仍是最大的造船商,行動基本一致。
在2021年的前六個月,中國造船商創下了總計1059萬噸補償總噸(cgt)的訂單記錄,使該國的新訂單增長幅度最大。然而,中國和韓國之間的差距還不到兩國前六個月總訂單的0.5%,即12萬噸。今年上半年,韓國造船企業的訂單總額為1047萬噸。
克拉克森報告稱,今年前六個月全球新訂單增長了近三倍于2020年水平。全球造船業報告稱,2021年1月至6月期間,新訂單量為2402萬噸,而2020年僅為824萬噸。
2021年訂單的反彈也幫助造船業重建其積壓訂單,目前訂單已延伸至2024年及以后的關鍵類別,如集裝箱船。今年6月,全球積壓稀土將近8100萬噸,增加了2%。中國造船廠的積壓數量最多,達3041萬噸,占造船總量的38%。韓國的造船廠緊隨其后,產量為2673萬噸,占總量的33%。日本仍是第三大造船業,有866萬噸的積壓訂單,占全球訂單的11%。
與一年前相比,韓國的訂單增加了34%,而中國增加了8%。而日本的積壓訂單則下降了21%。
克拉克森(clarkson)的新船價格指數(newbuilding price index)顯示出造船合同價格的變化,6月份小幅上漲,達到138.5點,比2017年3月的121.4點上漲了14%。
最近一個月,中國落后于韓國。6月份,訂單總量為131艘,總噸位為415萬噸,其中韓國收到的訂單約占總噸位的45%,總噸位為182萬噸,共計40艘。根據噸位計算,中國收到了38%的訂單,而日本收到了大約7%的訂單,其余的訂單分布在幾個國家。
韓國造船商強調,到目前為止,他們2021年的新訂單率是2020年的7倍多。他們報告稱,他們已經完成了2021年年度訂單目標的一半以上。
注意:2M聯盟改變跨太平洋服務的加州港口掛靠地中海航運針對6350萬美元罰款發起反擊(天價罰金不合理嗎)歐洲VAT下最后通牒,難逃此劫賣家如何挽救?歐洲港口:格羅寧根(groningen)港口介紹、格羅寧根港口代碼洋浦中良海運:關于鴻源02輪/HG1626S事故的通報ADNOC首席執行官:阿聯酋希望緩和中東緊張局勢美國對中國產兒童睡衣實施召回國泰貨運重新推出醫藥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