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自有品牌大軍再添一員。
近日,亞馬遜宣布推出全新自有品牌“amazon aware”,品牌種類包括服裝、家居和美容等。主打“對環境有益”,所有產品均通過亞馬遜氣候承諾友好計劃。
據悉,amazon aware的商品設計和制造都采用了回收聚酯、有機棉和生物基成分等材料,而且都經過了氣候承諾友好計劃的認證,其代表著商品具有更高效的設計,如去掉多余的空氣和水分,商品需要的包裝會更少,運輸效率也會更高等。
從類別介紹上來看:amazon aware所有服裝產品的面料都應用了可回收的材料,并具有第三方認證,如有機含量標準100%、全球回收標準標簽和higg指數;在家居類別中,所有床上用品和洗浴用品都使用了經認證的有機棉,并通過oeko-tex的綠色制造認證。
并且,美容類別中的護膚品和美妝產品都經過了皮膚科醫生的測試,含有維生素c、鱷梨油和乳木果油等天然成分,不含有各種化學成分。包裝都采用鋁瓶、玻璃罐和填充物,這樣可以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亞馬遜自有品牌副總裁matt taddy表示,亞馬遜致力于推出更多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堅決履行對“氣候友好”的承諾。
2020年,亞馬遜推出了氣候承諾友好計劃,以幫助客戶在亞馬遜上發現更具可持續性的產品,其希望到204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比《巴黎氣候協定》提前十年。
此次“amazon aware”品牌的推出,正是亞馬遜測試、學習和創新的一部分,也是其對“氣候友好”承諾的進一步舉措。
該品牌下所有產品均通過了第三方認證氣候承諾友好計劃,消費者可以通過amazon.com或amazon aware上的氣候承諾友好頁面購買。
自有品牌發展之路
可能很多人對自有品牌的概念還比較模糊。
自有品牌就是由一家公司擁有品牌并負責銷售產品,但產品得制造交給另一家公司負責的電商銷售模式。
很多電商巨頭都擁有他們的自有品牌,像沃爾瑪的great value、target的mainstays、亞馬遜的amazon essentials......除了實物之外,自由職業、網絡域名以及保險產品等無形資產或服務也可以是自有品牌產品。
早在2009年,亞馬遜就開始布局自有品牌了。
亞馬遜最開始以自己的品牌amazon basics售賣電池,推出了電池和usb數據線等硬件配件。amazon basics現在也是亞馬遜最暢銷的自有品牌之一,除了科技配件,還提供家居用品、辦公用品、用于廚房、家居的裝飾品以及寵物產品。
去年,亞馬遜還推出了全新的自有食品品牌“aplenty”,消費者可以通過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的線上和線下渠道購買。并計劃在今年豐富aplenty的食品種類,擴展到糖果、餅干、冷凍食品、調味品和烘焙食品等類別。
發展至今,亞馬遜已擁有400多個自有品牌,24萬多種產品。亞馬遜還通過它的 amazon accelerator amazon launchpad計劃擁有了數百個亞馬遜獨家品牌合作伙伴。
而隨著自有品牌的不斷擴張,也有越來越多的第三方賣家擔心既作為賣家又作為交易平臺的亞馬遜,將成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
第三方賣家的重要威脅
有人會問,亞馬遜作為電商平臺起家,推出自有品牌業務會引發不少第三方賣家不滿,還面臨一定的風險,為什么要這么做?
因為“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亞馬遜就可以省去一大筆渠道和營銷的費用,增大獲利空間。通過減少環節、降低成本就可以給消費者更低的售價,以此獲得更高的銷量,來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更可以通過自有品牌的成功來建立品牌效應,樹立口碑,通過一個產品的熱銷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以此帶來良性循環。
對于亞馬遜而言,推出自有品牌是利遠遠大于弊的,但對于第三方賣家來說,情況卻大不相同。
據了解,亞馬遜的自有品牌和合作品牌的組合在搜索結果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因為亞馬遜給自己的商品提供了空間,在網頁上會標注“來自我們品牌的特色”或“來自我們品牌的最高評級”而不是贊助廣告和搜索。
根據調研機構the markup的一項調查發現,即使第三方賣家的產品評分和銷售額更高,亞馬遜通常也會將其自有品牌的產品和平臺獨家銷售產品排名置于第三方賣家之前。
比如,the markup發現亞馬遜將其自有品牌的麥片放在搜索結果第一位,而這個產品的評分只有4星,1千多條評論,但排在這個產品后方的,不乏同時擁有5星評論上萬評論量的產品......
2021年,有機構曾分析了亞馬遜上的3492個熱門產品的搜索結果,并研究了亞馬遜首頁搜索結果的規律。
結果表明,亞馬遜將60%的首頁搜索結果位置賣給了廣告商,并添加了標簽表明這些商品為付費廣告位;將20%的位置分給了自營品牌和獨家銷售品牌,另外20%給了第三方賣家。
但是,這種看似“公平”的分配模式實際上卻并不公平。
因為亞馬遜自營品牌和獨家銷售品牌只占樣本中所有品牌的6%,而第三方賣家的數量占據了總樣本的77%, 搜索排名對于銷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賣家為了獲得更高的曝光量,更好的排名,就不得不向亞馬遜支付更多的廣告費。
這也是為什么,亞馬遜從一個電商巨頭逐步變成了一個廣告巨頭的原因。2021年,亞馬遜的廣告銷售收入為312億美元,比youtube高出約20億美元,幾乎是snap公司總收入的8倍。
對于賣家來講,改變亞馬遜的規則力不能及,但可以換個角度,通過追蹤亞馬遜的品牌鎖定當下的熱門趨勢,借鑒優勢應用到自己的產品上,筑起自己的護城河。
(內容來源于跨境前沿,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1重卡銷量139萬輛?真是十年一個輪回?危險化學品安全知識了解多少?廣西農村三級物流節點覆蓋率明年或將達90%采購與供應商管理企業物流成本概念京東物流首個物流經濟倉在永康落戶 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大件貨物托運需注意的九點事項如何計算鐵路運費?